幻灯二

小县城如何做好大外贸?

   县域兴衰关系着发展全局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。新一季“思客讲堂·党校公开课”推出《以“理”服人丨高质量发展“县”在进行时》,八位党校青年教师带你解锁中国县域发展的“韧性密码”。本期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经济学教研部教师陈江滢,讲述小县城如何做好大外贸。

   演讲全文:

   大家好,我是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经济学教研部陈江滢,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《小县城如何做好大外贸?》。

   让我们先来看两张图,请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?看着是不是毫不相关,但其实这是同一个地方,浙江义乌。左边是1982年,右边是2022年。40年过去,义乌,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县城,华丽转身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,书写了一段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传奇,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是“莫名其妙”“无中生有”“点石成金”的发展。“无中”是如何“生有”的?“点石”是如何“成金”的?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?是改革、开放,特别是抓住了做好大外贸这把金钥匙。那么为什么小县城要做好大外贸呢?这对于县城,对于我国,甚至对于世界,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?

   对于县城,做好大外贸,有利于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。义乌,就是一个典型代表。1982年,义乌城里自发形成了小规模的路边市场,但仍被视为“投机倒把”被严厉打击。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在经过大量调研之后,冒着丢掉“乌纱帽”的风险,毅然拍板决定,在全国率先开放小商品市场。2006年,浙江强县扩权改革,赋予了义乌400多项原先只有地级市才享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。2011年以来,义乌不断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。40多年来,通过不断改革,义乌为开放破除了体制束缚,成为了“买全球,卖全球”的世界超市。2022年,义乌实现进出口总额4700多亿元,其中出口超过4300亿元,商品远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外贸的快速发展,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。从1978年到2022年,义乌的GDP由1.28亿元增长至1800多亿元,增长超过1400倍。此外,江苏昆山、福建晋江、浙江慈溪等县城,均通过做好大外贸,实现了大发展。

   对于我国,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要求高水平对外开放,小县城做好大外贸是重要的内容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,是不是意味着对外开放不再重要?绝对不是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新发展格局“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,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。”“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,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”。因此,高水平开放是必然选择。那么,高水平开放的内涵是什么呢?与小县城做好大外贸之间有什么关系呢?高水平开放,很重要的一点是,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,也就是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。所以说,只有东部、没有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开放,不是高水平对外开放;只有大城市、没有小县城的开放,也不是高水平对外开放。

   然而,当前我国县域开放的区域间差距比较大,2022年的数据显示,全国出口总额超过300亿元的20个县(市)中,有19个都位于东部地区。要看到,在许多中西部和内陆的县城,资源禀赋、劳动力等优势尚未充分发挥,并且近年来这些地区产业基础更加坚实、交通设施逐渐完善,具有发展外贸的巨大潜力。可以说,(推进)高水平开放,短板在县域、潜力也在县域。

   对于世界,小县城做好大外贸,是在践行着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。一方面,我国县城离不开世界。发展外贸,使小县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、拓展全球市场、促进深层次改革,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泉活水。另一方面,世界也离不开我国的小县城。来自小县城的“中国制造”,正在惠及着世界各国人民。广西横州贡献了全球60%的茉莉花,让世界共品宜人清香;浙江诸暨淡水珍珠的产量占全球的70%,让世界变得更加光彩动人;江苏丹阳贡献了全球40%的眼镜镜片,让世界变得更加清晰可见。可以说,我国的小县城是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参与者。

   我们看到,不论是从县城、从我国、还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,小县城做好大外贸都具有重要意义。那么,小县城能不能做好大外贸呢?

   我国东部沿海的许多县城,凭借着区位条件等先天优势,走在了发展外贸的前沿,形成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经验。但是我们不禁想问,这些经验适用于我国的其他地区吗?特别是在中西部和内陆的许多地区,在区位条件、工业基础、交通设施等方面相对落后,这些地区也能做好大外贸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实际上,在这些地区已经有不少小县城,成功探索出了做好大外贸的道路,并且在践行着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内容页广告位一